■造影檢查結果:
在切除甲狀腺的過程中為了不傷害到附近重要的組織如返喉神經 ,或多或少會殘留一些甲狀腺組織,不過殘留量比預期來的多。也有發現疑似擴散現象,但這只是懷疑,需利用治療過程,再進一步檢查。
■醫師決定處理方式:
先採小劑量 29.9單位放射性碘(註1),進行殘留甲狀腺組織及癌細胞清除。
為了確認碘被殘留甲狀腺組織及癌細胞吸收情形,治療過程會再安排全身造影檢查,決定是否要需再追一次治療或者採更高劑量治療。
也利用第二次造影檢查結果,驗証是否有疑似擴散現象存在(註2),以及決定什麼時候可開始服用甲狀腺素及恢復正常生活飲時。
■治療過程可能會有的併發症:
通常放射性碘–131 治療極少數病患可能會出現暫時性之食慾不振、噁心、腸胃不適、唾液腺腫痛、膀胱發炎、疲倦或頭疼等症狀。
會因為累積劑量,會有白血病 發生率: 2 % 。
若是大劑量,
除非轉移之腫瘤極大,否則不會出現轉移部位腫漲或疼痛的現象。
腦部轉移的病人事先給予類固醇可降低腦內水腫的可能性。對於骨髓的影響通常是暫時性的。
肺纖維化 瀰散性肺轉移
■採取必要之輻射防護措施。
通常居家隔離這幾天,勿接近孕婦與十八歲以下者。十八歲以上者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距離一公尺以上,每天不超過四小時)。
大小便沖水二次。男性患者碘-131治療後三個月內勿使配偶懷孕。
■治療完成後的定期檢查:
兩年內,每半年要作一次像這樣的停藥檢查,兩年後,改為一年作一次。
註1:
小於 30 單位 為小劑量,反之為大劑量。
進行大劑量碘-131治療,病人必須住院,是由於碘-131在服用24小時內約有76%的活性會隨排泄物、尿液、汗、唾液排出體外,
碘-131病房除了屏蔽考量外,多設有專屬的抽氣設備及獨立的衛生系統,例如病患的尿液會先收集貯存於放射性廢液槽,待放射性衰減至政府規範的排放標準後再行排放。
國內只有少數醫學中心提供這方面的服務,目前,基隆長庚情人湖院區為台灣東北部唯一提供服務的醫院。
註2:
碘–131 全身掃描使用之劑量為0.3-10.0 單位,劑量愈高偵測到之機會愈大。上次造影採 1單位 為掃描劑量。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