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9日

家人痛風筆記

認識『痛風』-內科 林素菁醫師

認識『痛風』-內科 林素菁醫師

原文出處理:http://www.ptph.doh.gov.tw/main.php?index=message_detail&pid=0&iid=2&no=a01
認識『痛風』-內科 林素菁醫師

內  容


「痛風」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其特色是單關節的急性紅、腫、熱及痛,疼痛來的快且去的快。痛風的成因是因為「普林」代謝異常,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受阻,導致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肌腱、軟骨等處,造成紅、腫、熱、痛,甚至變形等症狀。痛風臨床症狀包括急性痛風、間歇期、慢性痛風石。急性痛風:常發生於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後數年。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及疼痛。急性痛風有80%侵犯單關節,尤其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間歇期:指2次急性痛風發作間期。慢性痛風:因尿酸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主要分布在手腳、耳輪、手肘、膝等處。慢性痛風石痛風為非對稱、多發性分佈,痛風石為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 雖然組織對痛風石是一發炎反應,其周圍被單核球細胞、巨嗜細胞等包圍,但合併臨床急性發炎的症狀比起腫脹是較不常見的。而腫脹的出現是因為晶體本身的體積所造成。痛風石引起慢性炎症反應,造成骨和軟骨破壞,引起骨折、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等後遺症。痛風石的沉積和痛風時間有關,痛風的產生也和尿酸程度有關,若尿酸濃度在9.0以上,則痛風的機率4.9%;尿酸濃度介7.0到8.9間, 會產生痛風的機率0.5%,尿酸濃度 在7.0以下,則痛風的機率0.1%。誘發痛風的因素包括外傷,手術,飢餓,飲酒,肉類,海產,肥胖,利尿劑。尿酸性腎結石之危險因子包括尿酸排出增加,尿量減少,尿液pH值降低。男性的尿酸濃度在13.0mg/dl以上,女性的尿酸濃度10.0mg/dl以上,易造成腎臟的傷害。尿液的尿酸濃度每日超過1100毫克則有50%尿酸結石的機會。痛風者有腎病變常伴隨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高三酸甘油脂症、糖尿病及鉛中毒。

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之定義是指 血清的尿酸濃度偏高但沒有尿酸沉澱之症狀。 高尿酸血症並不等於痛風, 高尿酸血症者有2/3以上沒有症狀,所以高尿酸血症被視為和尿酸沉澱相關也和其他疾病相關, 例如高血壓、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 胰島素阻抗症候群。造成「高尿酸血症」之可能原因:
尿酸的合成增加、腎臟排除尿酸受阻、攝取富含普林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高尿酸血症」可分為兩大類:原發性高尿酸血症和續發性高尿酸血症。原發性高尿酸血症是指不明原因的高尿酸沒有其他疾病或藥物改變尿酸合 成或排除。 續發性高尿酸血症是指過多的尿酸產生或疾病, 藥物, 毒素, 飲食造成腎臟排除尿酸受阻。男性的原發性高尿酸血症經常在青春期開始。 一般正常男性血液尿酸平均值高於生育期的女性,此乃因女性荷爾蒙增加尿酸的排泄及抑制尿酸的在吸收,所以女性高尿酸血症發生在更年期後 。痛風男性常發生在30-45歲, 女性常發生在55-70歲。
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治療目的: 及時控制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長期治療高尿酸血症,預防尿酸鈉鹽沈積、關節破壞和腎臟損傷。急性發作期治療痛風的藥物: 秋水仙素,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及類固醇。若痛風反覆發生則需長期服用促進尿酸排泄或降尿酸藥物 。

痛風保健
1. 保持理想體重, 避免肥胖。
2. 急性發作期,不宜進行減肥。
3. 急性痛風期不適合做任何運動,不要轉動疼痛的關節,以減輕發炎。
4. 少吃油炸食物
5. 多喝水,每天飲用的水量應在2000㏄以上,藉以加速尿酸排除。
6. 避免暴飲暴食
7. 避免飲酒,尤其是啤酒、 酵母粉。
8. 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 : 嚴格飲食控制,血中尿酸下降很有限。相反地,若是飲食毫無節制或高普林飲食,卻使尿酸迅速攀升,隨時可引起痛風發作。
9. 攝取適量的蛋白質